教学教研大组组长徐元昕老师
11月18日--20日,我校数学组教师前往浙江省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进行交流学习活动。高亭中心小学是一所富有海岛特色的学校。学校傍山而建,面朝岛屿星罗棋布的海域,背倚风景秀丽的摩星山景区。三天的学习交流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高亭小学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孩子的童年生活更多彩 。
高亭小学有充足的活动场地,比如标准的四百米跑道、三模操作室、海贝呈列馆、报告厅、大型食堂等等。而青少年宫就在学校的旁边。依托这些活动场地,学校的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比如“海贝艺术、铜管乐器、软笔书法、渔民画、航模、拉丁舞、小小厨师等等”。师资力量不够,学校向社会上外聘老师。我们实地参观了孩子们的社团课,孩子们都学的开心、有收获。
回顾我们自己学校,虽然场地有限,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多设计活动,丰富孩子的学习生活,比如现在数学组的学科竞赛活动,还是要好好的开展。
二、保持良好从容的心态,并影响孩子。
在岱山印象最深的是整个县城那份宁静以及老师学生身上的那份从容,这种从容与阳光是会感染人的,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内心也会健康和阳光。但愿我自己也能受影响,努力保持这样的好心态,造福自己、学生以及家人。
低段备课组长王曦玫老师
这次有幸去岱山参加了长寿桥小学教学互助共同体“学为中心”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聆听了来自长寿桥小学、高亭中心小学和永康解放小学的三位数学老师展示的精彩课堂之后,深深为各个学校老师们的智慧而赞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主办方高亭中心小学的罗爱萍老师执教的《商的变化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一位和两位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作准备,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罗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重方法指导,轻理论说教,遵循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归纳—应用”四步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数学定理,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一、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入新知。
在第三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为这节课的教学打好了知识基础。罗老师巧妙地抓住并利用了这一基础知识:“我们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既然乘法中有这样的规律,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学生很自然的由乘法中的变化规律类推出了除法中的变化规律,既准确地找到了新知的切入点,合理的运用了知识的正迁移,又为后边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个探索研究的基调。这就将整节课的落脚点定位在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而非仅仅是知识点的掌握上。
二、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数学课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三个不同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不求十全十美,只求一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每个学生自由计算、思考,小组讨论总结,最后进行全班汇报。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交流、辨析、整合,整个过程比较真实,让学生参与发现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三、注重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这节课学习的三条规律,每一次都是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总结”完成任务,最后,一个环节,罗老师都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板书,用数学语言自己总结出规律,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记忆,理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让我思考的地方:我觉得三个规律在一堂课中教学完显得仓促,虽然商不变规律是重点,但被除数不变的规律是难点,它弄清楚了,下面的学习,就轻松多了。我想是不是将这一节课分为两个课时,将商的变化规律与商不变的规律分为两节课来教,同时在商不变的规律中还可以加入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时候竖式的简化,这样就能够使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足够完整,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清楚明白。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感受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交流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民主的氛围中去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才是真正快乐的学习。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不断地去学习、去尝试,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成为一个研究型和专业型的教师。
三年级组金春华老师
“放大学习活动 凸显生本课堂”是此次长寿桥小学互助共同体(岱山)教学联谊活动的主题。参加了此次数学分场的教学和教研活动,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数学课堂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化繁为简,逻辑推理,有序思考,数学猜想验证等等的数学思想,而这些才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真正受用的。
高段备课组长陈金晶老师
执教了《数与形》一课,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解释理解更直观,更随机,更真实。不再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的走,而是在课堂跟着学生走,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也能上白板将自己的想法直接演示给同学们看,既展示了自己的想法也在演示过程中完善了自己的想法。
六年级组江高燕老师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的厚爱,使我有幸随着教研组长们二度光临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三天的行程,让我感受颇多。
再次来到岱山,小镇依然干净整洁,没有杭城的车水马龙,尽显宁静与安逸。
再次来到高亭中心小学,依然羡慕他们宽敞的校园,偌大的操场以及老师们拥有的午休时光。
不过,这次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学校的社团活动。
海贝制作、玩转模型、开心厨房、拉丁舞、武术、渔歌、乐器、绘画……样样俱全。看到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的认真劲儿就知道他们有多喜欢这样的课程。
在后面郭校长的介绍中,我对两句话印象深刻:
“六年影响一生。”
“为孩子的幸福童年润色。”
学校的办公室主任谦虚地说这只是一个口号,但是我认为这是一所学校的理念,一所学校的理想。理念都是高不可攀的,理想都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但是没有了理念的引领,理想的支撑,学校工作的开展只会变成例行公事。所以,正因为想要为孩子的幸福童年润色,学校才会开设了那么多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孩子们这六年里不仅仅只有作业与考试……孩子们应该拥有更广阔的天空。郭校长在努力着,学校在努力着,希望等孩子们长大,回想六年的童年时光,记忆的颜色不是黑白的,而是五颜六色的……
就如同我自己,现在回忆起小学的童年时光,脑海中浮现的是蓝天白云、阳光暖风、绿树红花,蜻蜓知了,鱼儿小蟹,野炊放风筝,雨天撑着小伞嬉戏,雪天拉着小手哼着曲儿留下脚印一串串……
可是,不知何时起,孩子们的小学生活渐渐被作业、考试、培训班……占满。应该是撒欢的年纪啊,应该奔跑于操场上啊,应该探索于大自然中啊……可是,我们的孩子只能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纠结于一项又一项的作业中。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在“巴学园”里上班,孩子是快乐的,老师自然也会是快乐的。只是“巴学园”太过遥远,但总有一天会有的吧?
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